港北区“就业超市”赋能乡村振兴
港北讯 笔者9月25日从港北区获悉,就业超市近年来,港北该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区赋AG超玩会健全就业促进机制,村振在村(社区)搭建“就业超市”平台,就业超市形成全时全域、港北线上线下、区赋就近服务新格局,村振构建集用工保障、就业超市职业培训、港北AG超玩会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区赋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,为重点群体提供精准公共就业服务,村振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。就业超市截至8月底,港北该区城镇新增就业3163人,区赋失业人员再就业917人,就业困难人员新增就业458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6171人。
服务事项“就地办”。港北区延伸拓展就业服务触角,将乡村公益性岗位申请、职业培训服务等12个事项下沉至村级办理,最大程度方便基层群众“就地办”。同时,积极整合资源,统筹安排105名就业社保协管员、48名就业社保协理员到村(社区),靠前服务,精准协助帮扶,建立一支专业强、素质高的就业服务队伍。今年以来,通过“就业超市”发放招聘信息等宣传资料15万份,分类建立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城市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实名制台账2852人,开展乡村公益性岗位申请等服务事项2500多次,有效提升服务水平。
职业培训“就地学”。港北区积极开展就近就地培训,有效解决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“顾不上”、与生产生活“有冲突”的问题,让群众就业更有底气。通过定期走访企业、村组群众及返乡人员,全面了解技能培训需求和困难。针对部分求职者文化程度低、技能单一、就业能力差的特点,该区把培训教室“搬”到村(社区),引进专业培训学校,结合港北区重点产业布局,开设一系列就业稳定、操作容易的培训班,让群众在家门口学技能、拿证书、就好业。今年以来,该区在村(社区)举办叉车司机、育婴员、家政服务员等专业的技能培训班23期,参加职业技能培训785人,均参加职业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,帮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,更有底气实现高薪就业。
工作岗位“就地选”。港北区推行“互联网+公共就业服务”模式,在线上搭建智能化就业网络平台,整合贵港云招聘等3家网络招聘平台,群众“扫码”求职,便捷获得企业介绍、岗位需求和薪资待遇等用工信息,直播带岗推介服务,还可以实现网上快捷“下单”,远程视频面试入职。在线下,“岗位”上架,按需“挑选”,还提供求职登记、创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。今年以来,该区累计举办16场次招聘会,提供岗位7000多个;对1404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一对一联系推荐岗位;对4085名求职人员,推行从“家门口”到“厂门口”的用工服务,组织安排专车输送求职者到区内缺工企业应聘,入职1800多人。
- ·中国女重时隔六年再夺世界大赛团体冠军
- ·梅州组织开展2022年省轻舟机动五大队骨干队员水上救生技能培训
- ·《梅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大家学起来⑨丨如何传承弘扬良好家风
- ·欢迎投稿!“中国梦·劳动美—学习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”有奖征文活动来啦
- ·全运花车发车!跨越2700公里山河,穗藏携手共绘春日盛景
- ·欢迎互动!梅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月13日作客“行风热线”
- ·中国侨乡(梅州)研究中心成立!
- ·《梅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大家学起来⑨丨如何传承弘扬良好家风
- ·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正式投产 将加速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升级
- ·又一波强冷空气来袭!梅州最低气温
- ·趁青春,去当兵!火热军营,等你来!
- ·梅州印发深入推进安全宣传 “五进”工作实施方案
- ·第二批“非遗工坊典型案例”名单公示!广东两项入选,来自化州和大埔
- ·件件棉衣暖侨心!香港道德会向梅州捐赠1000件棉衣
- ·更有序投放、停放!梅州城区共享单车将有专用停车位
- ·《梅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大家学起来⑪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弘扬社会正气